這是由衛城出版的石頭之屋”,作者安東尼.夏迪德是黎巴嫩裔的美國記者,要想在種族歧視濃厚的美國生存是不容易的事,安東尼從未在故鄉馬亞永成長過,卻想要回到外曾祖父的故鄉,回到夏迪德家族的故鄉,是這份魂牽夢縈呼喚他回到遠在七千英里外的馬亞永。一個飽受戰亂繁華不再的廢墟城市。安東尼駐中東的報導使他兩度拿下普立茲奬,這樣一位熱愛故鄉,熱愛新聞的記者卻在20122月身亡,生年43歲。


 


買這本書的緣由是想透過安東尼的遺作,了解他口中的石頭之屋”,經過他對故鄉深切的情感轉化成什麼樣的房子,也可欣賞這位普立茲奬的記者文采是如何幽默地看待故鄉的種種。


馬亞永位處黎巴嫩的黎凡特,外曾祖父伊斯伯留下一間用石頭蓋的房子,這間百年大屋的產權是伊斯伯的後人”,因此有23位親戚擁有產權,安東尼想要修復這間房子被認為是瘋狂舉動,有可能無法回收心血,有可能明日毁於戰爭,但安東尼仍在離婚之後對這老房子著迷,想像外曾祖母在廚房煮咖啡,想像祖母兒時在樹下玩耍的情景,雖然他從未見過他們。


 


透過家族的記載,親戚們的口述,安東尼明白父系夏迪德家族和母系薩瑪拉家族如何遷徙來到馬亞永落地生根,明白外曾祖父母在馬亞永的生活,明白祖母如何偷渡來美國,嫁給祖父後如何在奧克拉荷馬市營生,這樣的尋根史,夾雜著作者對祖國常年歷經戰亂的悲情,在現今富裕生活的台灣,無法想像流亡在海外國人居然比在祖國的人民要多的慘況,作者沒有以激烈的文字控訴,卻將他所見所知平靜地記錄下來,他看見一排婦女身穿黑衣,為躺在棺材的死者默哀。「從這群婦女的沉默中,我們看到的是信仰」作者這樣寫道: 但從這段文字可以想見死亡在戰亂的祖國是多麼稀鬆的事,人們除了接受和沉默外,就是逃離家園了,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外曾祖父伊斯伯才會將小女兒瑞伊法託付給妹妹帶到美國。


 


馬亞永,常常沒電沒水,通訊系統也不穩定,人民總是慵懶,過了一個月伊斯伯大宅仍然沒有動工,一點動靜也沒有,作者調侃安慰自己說:馬亞永人口中的明天就是不知何時的未來,他告訴你明天會完成,其實什麼事也不會發生。


 


在馬亞永親身戰亂的安東尼,對於自己記者工作的報導也有見解:美國人舒舒服服地在客廳裡觀看災難的影像,還沒等到同情心浮現或者問題奱得過於複雜,他們的注意力就被導向新的層面,電視及我所從事的新聞業傳達的是戲劇性,而不是事件帶來的衝擊,尤其是如果事件的結果微妙,而且是在手拿筆記簿的記者離去之後,事件才發生或浮生枱面,我們總有一個傾向,注重一場戰役,戰爭或衝突的解決,而忽略那些連確定的結論都無法止息的悲劇。


 


在當年將近一世紀,百姓不斷受到戰爭,占領或事件干擾,生活被迫延宕,受到宰制,傳統宣告死亡,所有正常的事物都亂了套,生活在戰爭時期被架空,人的存在出現裂綘,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填補?它的失落無從記憶,無法陳述,然而無所不在,在人們的腦中,在眼睛的後方,在眼淚與腳步聲以及話語中,生活歷經了扭曲,撕裂與爆炸,化為碎片,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癒合,甚至永遠是碎片,剩下的只有傷疤與恥辱,苟延殘喘的恥辱。偶爾回首過往,向傳統與神話尋求慰藉,結果卻是更多的耻辱……安東尼用簡短的文字道出祖國人民的傷痕,人與人之間積怨之深,有如在戰爭人落敗的國家。


 


作者在記述房子的修復的工作時也穿插過去外曾祖父和曾祖母的故事,及中東歷史,其中還有施工工人的趣事,例如:油漆工粉刷牆面時你才知道他是色盲,根本分不清顏色,但這一切令人不快的種種,隨著房子逐漸完工,每個人都顯得更加努力,一間完美的百年大屋去除頽廢後重新站在世人面前。


 


 


中時記者林博文在2012年2月22日撰文記述他:


安東尼.夏迪(Anthony Shadid)是當今美國媒體最傑出的中東特派員,二○○三年至二○○九年任職《華盛頓郵報》期間,曾因採訪美國入侵伊拉克而獲得普立茲最佳國際報導獎。《紐約時報》於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把他從華郵挖走時,震撼新聞界,大家都很驚訝華郵為什麼放他走。夏迪的跳槽,顯示華盛頓郵報的國際新聞競爭力已走下坡,紐時營運成績雖大不如往昔,但仍很努力找人才,尤其是海外特派員。


     不幸的是,今年才四十三歲的夏迪二月十六日死了。他和一名攝影記者偷偷從土耳其潛入敘利亞採訪一個星期,就在結束秘密採訪準備離開敘利亞時,卻因急性氣喘發作,搶救不及而去世。和他同行的紐時記者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用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緊急搶救他,都無法讓他醒過來。希克斯只得摸黑揹著夏迪的遺體潛回土耳其。希克斯懷疑是馬的味道促發夏迪的氣喘病。夏迪的妻子納達.巴克莉(Nada Bakri)也是紐時駐貝魯特記者,她和夏迪生了一個兒子(夏迪與前妻有一個女兒),夏迪的身分是紐時貝魯特分社主任。


 


     夏迪是黎巴嫩後裔,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生於奧克拉荷馬市,二十二歲那年(一九九)畢業於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主修政治與新聞。後來才學會阿拉伯語文,因他一直想當記者到他祖先的老家採訪。他先到美聯社做事,再轉到《波士頓環球報》。二○○二年,他以環球報特派員身分採訪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拉馬拉市肩膀中彈。去年三月,他和三個紐時同事採訪利比亞革命,遭格達費部隊綁架六天,後經土耳其外交官出面求情才獲釋。


 


     夏迪於二○○三年從《波士頓環球報》(老板即是紐時董事長索茲柏格)跳槽至《華盛頓郵報》,他的採訪技巧、深度分析、敏銳的觀察力和一流的寫作才華,開始受到讀者、媒體同行、華府外交界和中東問題專家的注意。他最喜歡深入觀察一般平民的日常生活,對政局的感受以及中東地方文化與社會的變遷。美國各大報和雜誌海外特派員中,很少人像夏迪那樣具有特殊的寫作能力和敘事本領,也許只有《紐約客》雜誌的幾個寫手可以和他相比,難怪他能在二○○四年和二年獲得普立茲獎,二○○七年則差點得獎。二年獲獎時,他已轉到《紐約時報》。他的跳槽在當時是新聞界的一件大事。


 


     夏迪德已出版過兩本書,第一本是談伊斯蘭政治(二○○一年),第二本是關於美軍入侵下的伊拉克人民(二○○五年)。他的第三本書是回憶錄:《石頭之家》,預定下個月才面世,他已經看不到了。近代中外新聞史上有不少在盛年時代突然撒手人間的傑出記者和作家,也曾獲普立茲獎的美國戰地記者厄尼.派爾(Ernie Pyle),一九四五年四月在沖繩附近一個小島遭日軍狙擊手打死時才四十四歲。這個被稱為「士兵的記者」,採訪過一戰和二戰,他的印地安那州故鄉為他設立一個紀念館,因乏人參觀,只好關門。現代人已沒有太多的歷史感,更遑論一個已沒有多少人知道的老記者。一九六年一月因車禍遇難的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兼作家卡繆(Albert Camus),死時四十六歲,死前兩年多才獲諾貝爾文學獎。


 


     在創作力最旺盛的時候辭世,不僅是記者和作家的憾事,更是人類心靈上的重大損失。二○○七年四月在北加州因車禍喪生的紐時越戰名記者大衛.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死時雖已七十三歲,但他精力充沛,他的第二十一本書:《最寒冷的冬天:美國與韓戰》還在印刷廠印刷裝釘時他走了。他是找一個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開車載他去採訪一個美式足球老將為下一本書作準備,在路上罹難(台北八旗出版社最近將出版)《最寒冷的冬天》中譯本。哈伯斯坦的越戰經典:《出類拔萃的一群》(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影響極大。前哈佛大學校長,柯林頓時代的財政部長、歐巴馬的前首席經濟顧問拉利.桑默斯(據說正在搶世界銀行總裁的職位),最近正在重讀《出類拔萃的一群》這本書。


 


     戰士死於沙場、教師死於講壇、記者死於採訪線上,雖說都是「死得其所」,但過早地離開,如夏迪之死,不僅是一種傷痛,更是新聞界和知識界難以填補的劫難。一位牛津大學教授說,一九一八年(一戰結束)以後就沒有歷史,只有新聞。如果沒有好記者(如夏迪),新聞由誰來寫呢?


 


另一篇書評寫道:


兩度榮獲普立茲獎的黎巴嫩裔美國知名報紙中東特派員安東尼.夏迪德,生前出版了幾本報導中東動亂局勢的暢銷書。他的最後一本書《石頭之屋》,改變了一貫的寫作主題,道盡他祖先位於黎巴嫩馬亞永(Marjayuon)故鄉的百年歷史。這是一部以家族離散歷史為依據,追本溯源、尋求認同的書,它勾勒出自20世紀初至今,動亂時代的中東地區,特別是奧圖曼帝國統治下大敘利亞區域(Levant)的變遷。


 馬亞永位於黎巴嫩南部,該地區以基督徒居多,穆斯林與少數猶太教徒散居其間,三個信仰族群長期雜居而相安無事。後來由於戰事頻頻,該地區的居民,特別是基督徒嚮往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文明與民主,紛紛逃避戰亂,移民到歐洲、新大陸。夏迪德的外曾祖父也隨著移民潮遷徙,最後落腳在美國的奧克拉荷馬市。而不少大敘利亞地區的阿拉伯人,無論是穆斯林、猶太教徒或基督徒,也在美洲形成了中東人的離散社群,並將阿拉伯文化要素帶入新大陸的移民社會中。


 


 直到2007年,夏迪德才又回到馬亞永,試圖重建外曾祖父留下來的大宅,此即為本書故事的起點。大宅在戰火摧殘中頹傾,而在過去的一世紀間,大宅也見證了奧圖曼帝國的滅亡、兩次世界大戰、黎巴嫩10年的內戰,以及2006年與以色列的戰爭。大宅成為作者透視家族悲慘歷史的工具,是故土的象徵,也是那段在夏迪德其他著作中隱而未言、已消失的奧圖曼帝國往事。


 


 夏迪德在書中以哀悼的語氣記錄了重建大宅的過程,黎巴嫩歷史及家族離散於美國、法國的情景穿插其間。大宅構築出故事的血肉,並對映出其所處的宗教、族群複雜背景。每一塊斑駁的石磚,都反映出備受帝國殖民勢力摧殘的不堪;每一道兀自獨立的拱門,都令人想起那輝煌而不復存在的大巴勒斯坦光景。最後,兩條主線止於大宅最終的完成及內戰時的毀滅,構成了全書的完整圖像。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夏迪德的寫作不僅含納個人生活經驗,也連結政治現實,如「家族內戰」連結到黎巴嫩與以色列間的戰爭。


 


裝修前 www.youtube.com/watch?v=tumBhYgTwKc


完工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6kpQac1d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