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鄭時期在台設一府(承天)二縣(天興與萬年),萬年縣界在台南仁德以南到恆春,因此左營屬萬年縣


,鄭成功部隊來台後開始屯兵政策,當時的左營由宣毅左衝鎮左營和前鋒營部隊墾荒,但左營之名並非


由此而生,清代行政劃分街庄社,清雍正年間鳳山縣地圖已出現左營社名詞,而興隆庄人口漸增約在清


嘉慶年間改為興隆里左營庄,以及其他廍後庄,洲仔庄(現洲仔濕地),埤仔頭庄等等....。1664年鄭經


設一府二州(天興萬年)與三司(南路司,北路司,澎湖安撫司),三司也就是軍事中心,南路司轄承天府以


南至恆春,北路司轄以北至淡水,左營此地即是南路司本部所在,根據文獻會記事漢人在高雄的墾殖史


始於1661年明鄭時期的左營,並非1673年來台旗津的徐阿華,不過左營舊城在清朝縣衙遷至鳳山新


城後没落。


 


1683年清領台後苦無經費,並且消極治台,施琅上疏康熙台灣不可棄,隔年清廷設一府(台灣)下轄


台灣,諸羅,鳳山縣,因為有海防的考量於是將鳳山縣治設於興隆庄(左營舊城),且有蛇山(舊名為龍山


,但忌皇帝大諱改為蛇山),龜山,半屏山扼要,以防海盜,除此之外,兵力佈署設南路營參將(武官)一名,


清朝在台兵力佈署為十營計有鎮標左營,右營,中營,水師左營,右營,中營,澎湖水師左營,右營及南路


營和北路營,每營千人,總兵一名,副將二名,參將二名......南路營本部和鳳山縣署同駐興隆。


清領初期不准台灣蓋城磚垣,以防止海盜竊據,縣民僅以木柵莿竹環伺保護縣城,不過1721年朱一貴


之亂,鳳山縣城被破,隔年縣署開始在龜蛇山之間,以"石頭"建築了台灣第一座石頭城,圖下為1762年


土城城內配置圖(見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1786年林爽文之亂,因為土城未將龜蛇二山納入,致


匪賊上龜山得以窺看全城佈署,最後林爽文和莊大田由北門攻破土城,叛亂之初乾隆答應平亂後台灣


可建城池,但在福康安王得祿平亂後乾隆反悔,只答應台灣府城和諸羅縣建城,而福康安上疏乾隆將


鳳山縣城遷至十五公里外的埤頭街(今鳳山市),福康安的觀點主要是山防重要,由於曹公圳的修築,


鳳山和屏東平原人口漸多,與番民爭執也增多,於是鳳山縣城遷至埤頭但仍以莿竹圍插連土城也沒有


 


因為山防縣署南路營的搬遷,使海賊四起,1805年蔡牽吳准泗之亂攻破鳳山新城,亂平後福州將軍


賽沖阿提議遷回興隆舊城,得到嘉慶同意,彰化縣也由土城改建為磚城,成為全台第一座磚城,彰化之


所以可以蓋磚城係因貿易得利仕紳願意樂捐,鳳山縣民雖願意遷回興隆舊城,捐款蓋城卻聊聊無幾,


1823年楊良斌之亂又破鳳山新城縣署,之後鳳山縣民與台灣府城認捐計七成,三成由官方出資終於


蓋了這座磚石構造的城池,此城略往東北移,納入龜山捨蛇山而建,不過左營人有圍千年吉獸神龜卻


縱蛇精出山敗風水之說。此城1826年完工,雉堞1468堵,牆基有水洞以利排水,各開東西南北四門


(府城開八門,縣城開四門),另設四座礟臺(炮臺),城門上設城樓。


然而新建磚城考量軍事用途卻不便縣民生活,城內用井只有八口,一到下雨龜山上的雨水傾瀉而下


城內泥濘不堪,埤頭街縣署仕紳不願搬入興隆新城,1847年清廷決議鳳山縣署衙門址為埤頭,從此


左營興隆庄淪為舊城,現為國定古蹟。



 


東門全貌,城牆上為雉堞,中有窺孔,兩堞之間為射孔。



 


東門-東門為縣令平常出入的城門



 


東門外門額"鳳儀"-鳳儀取自書經"有鳳來儀"



 



 


上為花崗岩,質地較堅硬原產中國,下為高雄咾咕石,整體費用較省



 


門洞內斗栱也為花崗岩




 


門洞內靠外拱之處上方左右各一個圓孔作門臼用



 


左方為外拱,右方為內拱,兩拱之間深度為2.06公尺(內拱邊的斗栱即沒有門臼洞)



 


門洞內下方左右兩邊各一個栓城門用的栓洞,右為深約一支雨傘長度,左為淺,關門時先將門栓推入


深的這頭,再將另一頭推入淺的左方,開門時程序相反。下圖為右方深洞



 


左方淺洞



 


東門城門馬道為七層斜坡式,北門為階梯式,左營舊城的馬道也是全台僅存


此照是數年前所拍,現已維修中禁入。



 


水洞以利排水,東門左右各一處



 


清朝1丈為355公分,1尺為35.5公分,舊城城牆高1丈4尺(497公分 ),基深3尺(106公分 ),底寬


1丈5尺(532公分),頂1丈3尺,因此城濠寬532公分,現在城濠寬620公分可能有經過拓寬。


舊城城濠是全台城池中僅存的。



 



 


東門橋墩基座是六角稜狀防河水沖刷



 


東門與南門間的礮臺(砲台)



 


北門位於店仔頂街與勝利路口



 


北門名為拱辰出自論語:為政以德譬如為政,居其所而眾拱星之,帝王居北之意



 


北門城門有五彩灰質門神(唐代尉遲恭秦叔寶二人),文史教授李乾朗認為是漢代的神荼鬱壘,因此在


受命市政府修復古蹟前也發現了一張門神的照片上是腰配掛劍,於是古蹟修復後原本沒有的劍出現


在城牆上引發議論。至於北門為何有門神係因北門出去即城隍廟掌鬼,再過去往台灣府城(台南)路


上多古代刑場校練場,因此北門出現了清代城門唯一有門神的圖案,以制凶氣。




 


北門採蜂巢六角式工法,上下左右石塊不易滑動增加抗震性



 


北門內拱的石栱不若東門的斗栱那樣大



 


北門門洞間預留長形門栓栓道



 


北門城門加強兩道石栱



 


北門外牆也以亂石砌法



 


北門城門馬道是階梯式。武官要巡視四城即騎馬上城樓,縣太爺則是坐在轎上,我猜測東門斜坡式


較適合馬步寬度,武官巡視可能由東門開始,北門階梯式較適合人行,且台灣府城上級要來舊城須


開北門迎接,因此北門馬道作階梯式讓轎伕抬轎上城樓。



 


以咾咕石砌牆搗以細砂,蚵殼灰和糖漿再上石灰固定,這些顏色較新應該是修補過的。



 


北門城樓基座



 


北門近信賓蛋糕店之處有一缺口係因蘇南成任內要闢路連接左營大路,並且認為這不是古蹟


結果鑑定是古蹟於是工程停止,但城牆缺口就此無法彌補。



 


 日軍為建左營軍港毁壞西門城牆,市府多年仍找不到西門遺址,經歷史博物館郭吉清無意間發現


一張地籍圖,會同文史,地政等人員調閱日治時期地籍資料交叉比對測量終於找到西門遺址,確定


位置在海青工商左前方巷子轉角處376與378號,配合眷村改建,這地方會保留再仿建西門。西門


門額在歷史博物館,"奠海"門額命名源自書經"奠高海大川",奠也為安定之意,臨萬丹港(左營港),因此


西門名為"奠海",目前下落不明,當年海青建校眷戶建村就地取材,將牆基和花崗岩當作建材使用,或


許那天會被某位老兵發現自家的石桌子翻過來居然有"奠海"二字哩~^^



 


自助新村254號門前這條綠帶公園即是西門護城河遺址



 


西門護城河現為帶狀公園



 


自助新村123之3號即沿著西門礟臺牆基而建,礟臺位置在後方




 西門城牆礟臺遺址



 


三角公園內西門城到北門城之間的牆基。因此自自助新村123之3號礟臺位置的城牆拉到三角公


園內再沿對面馬路的"真口味烤鴨"店連接到北門。



 


自助新村內愈往海青工商方向地勢愈高即是城內,地勢愈低即是城外




 


 自助新村滿是眷戶將房子建在牆基之上的景觀,以前經過竟不知這些是184年歷史的城牆遺址




 大家很少談論南門,南門位置在左營果貿新村圓環,南門名為啟文,因為北方為帝王教化南方百姓


且文曲星主南,古代科舉要到縣城鄉試皆由南門進入,因此取名啟文。陳啟川任內修復古蹟,南門


居然使用鋼筋水泥,原有木造城樓也遭除重建這座四不像的東東,新建城樓為歇山廡殿式,廡殿式


乃規制建築中第二等級,孔廟即是仿帝王的重簷廡殿式最高等級,小小一個縣城沒有資格作廡殿式


,95年市府委樹科大作研究,南門城樓修復工作是要拆除仿建亦是現狀修復,文史單位和地方議員


認為應拆除城樓仿建,最後決議原地修復,觀點即它也是50年的古蹟,城樓於99年修復工程結束。


50年算古蹟嗎?姑且不論年代久遠與否,建築體本身沒有一項符合南門舊有樣式,保留這東東令人


好笑,走過這裡要向朋友介紹都覺得荒謬,大家都不屑提及這南門城樓,不知保留為何?




 


 


海青工商對面這排透天厝位於左營大路與必勝路口,這一帶也是左營的制高點,更是清代鳳山縣


署衙門參將署所在地(參照本頁第一張圖)



 


透天厝後方空地原史前新石器時代"大坌坑遺址",約3500-5000年前,是高市最古老的文化遺址


 


 


當初此地本要興建國宅,不料施工挖到遺址,文化鑑定單位認定是新石器時代的網紋陶和繩紋陶片


因此興建工作停止,但無法鑑定遺址範圍到底多大,所以將文物再度回填保留綠地。





 


隱落在海光停車場內的舊城文化協會對左營文史工作不遺餘力,萬年季的導覽員也出自


協會的培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