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筆記台灣 (25)
- Oct 11 Sun 2015 21:53
20151011 AS車隊左營秘境遊
- Oct 30 Sat 2010 16:26
杉林甲仙旗山88真情巴士
98年88 風災造成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全村滅村,平埔族的小林,自台南西拉雅遷移到甲仙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禁向,禁止通婚,射獵,歌舞,九月十五日開向夜祭後才恢復一切生活
夜祭時,以蘆葦或甘蔗葉投入水壺,在尪姨的帶領下以四步法牽手繞圈,在歌聲中迎接他們
- Oct 18 Mon 2010 22:56
左營文史完結篇-廟宇篇
古有俚語說:左營普渡作風颱,右昌普渡嘸人知。左營廟宇登記有案約有四十多家,在蓮池
潭邊附近的即有廿來家,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廟宇?這和半屏山有關,半屏山仙人找徒弟的傳說
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少人知道半屏山是鯉魚穴,相傳鯉魚剖腹生子,血水噴灑蓮池潭,所到之處
- Oct 07 Thu 2010 10:14
屏東林邊88真情巴士活動
跟著志工老師們參加這項林邊88真情巴士活動,希望對林邊與佳冬鄉去年88水災受害的鄉民
一些實質上的幫助。林邊佳冬一帶養殖業年產值達100多億,是國內龍膽石斑最大的養殖區
在風災後至八月底已復育73%,目前在鎮林,光林,塭岸,新埔,佳和,塭豐段都有台電太陽
- Sep 02 Thu 2010 23:02
左營文史-舊城篇
明鄭時期在台設一府(承天)二縣(天興與萬年),萬年縣界在台南仁德以南到恆春,因此左營屬萬年縣
,鄭成功部隊來台後開始屯兵政策,當時的左營由宣毅左衝鎮左營和前鋒營部隊墾荒,但左營之名並非
由此而生,清代行政劃分街庄社,清雍正年間鳳山縣地圖已出現左營社名詞,而興隆庄人口漸增約在清
- Aug 28 Sat 2010 23:26
左營文史-古厝篇
- Jul 03 Sat 2010 13:15
征戰墾丁單車行
其實在長征之前從未想過下次的長征,一切都在突然的情緒下產生
為了這次的長征,在一周前即作訓練,晚上從左營騎到路竹,希望體力可以好些。
十點上床腄覺,十二點才睡著,三點起身準備,四點出發,這次為了抵抗屏東的艷陽,特地買了手套
- Jun 04 Fri 2010 10:19
長征後記
自過年前就開始計劃長征之旅,衝動來自於購買那本”台灣古厝圖鑑”,而會購買圖鑑的源由是單車長征到後壁鄉,看到黃家古厝開始,一切就這麼開始了….
計劃當然不如變化,所以在長征前的計劃表,出發日與路線,修了又修,3月中才完全定案,當然天公作美使我能順利出發。
長征計劃以古厝圖鑑為藍本,選定幾個想去的古厝,在脫離路線之外的偏遠地區為顧及寄宿方便只好放棄,例如大溪月眉李騰芳宅和竹山敦本堂,豐原萬選居則是忘了繞過去,在寄宿安排上還好有朋友們的支持,以我騎乘的時速查閱google地圖,確定古厝大概位置及道路開始作路線規劃和寄宿安排,原本計劃自高雄北上再搭火車回來,不過台灣地形北高南低,於是改由自中壢南下,會選中壢是因為楊梅和富岡火車站沒有行李房,周日搭夜車北上也沒有停靠,只得選擇在中壢下車,再騎到楊梅,如果周日沒有搭夜車北上就須搭高鐵周一早班車到桃園,再轉taxi到中壢行李房牽車,所以決定辛苦一點搭夜車。
- Jun 03 Thu 2010 17:46
3/26長征第五天(見相簿)
- May 16 Sun 2010 01:14
3/25長征第四天(見相簿)
- Apr 21 Wed 2010 20:02
3/24長征第三天(見相簿)
- Apr 06 Tue 2010 19:15
3/23長征第二天(見相簿)
- Mar 29 Mon 2010 20:37
3/22長征第一天(見相簿)
- Mar 08 Mon 2010 23:03
送給自己今年的生日禮物
3/21台鐵夜班新左營23:55-桃園中壢站5:16
3/22(一)第一天:
台鐵中壢站領車8:30→楊梅鎮西高山頂道東堂9:30→10:15→楊梅鎮中心10:30→新屋范姜古厝11:30→富岡火車站富岡呂宅(午饍)12:30→楊梅鎮1:00→新竹市1:30→新埔鎮上枋寮劉宅3:00→上枋寮潘宅3:20→竹東彭宅信好第4:00→武功堂4:30→頭重里福先生6:30→阿弟家(宿)8:30(當日里程72m)
- Feb 21 Sun 2010 23:08
佳冬古蹟(見相簿)

- Jan 31 Sun 2010 20:06
湖內鄉劉,蘇,陳家古厝(見相簿)
雖然感冒餘存,仍然八點動身到湖內,路經橋頭看到百年肉包店,肚子還餓著哩,買了一個裹腹,肉質不油不錯吃說,今天一路沒有風阻,可以以7*3或8*3來騎乘,目的是湖內鄉三大古厝古蹟。
儘管沒有正確地址,問問耆老也不難查到,來到海埔劉家村,撇然望見海埔教會,教會蓋得別述一格,想不到也有百年歷史,我停下拍了兩張照片便離開,進入劉家村看到一間紀念館,遍尋不著"劉家古厝",正當失落之餘,此時,站在一旁的阿伯問我在找什麼,我告訴他要找古厝,他笑著指這間便是,開始為我詳細解說,原來這位便是劉家村長,古厝的主人,年約62歲和我母親差不多年紀,阿伯歡喜地說以前和他阿嬤一起睡到娶妻,所以常聽阿嬤講很多故事,阿伯說這古厝目前比外面馬路地勢要低,因此庭內裝有抽水馬達,不然會淹水,去年八八水災時,水深及150公分高,阿伯指著牆壁上的水漬,說他當時氣喘發作,趕緊跑到外頭去,聽到這裡,不難想像,百年古厝要歷經歲月和人為的破壞,要保存實在不易,阿伯開始興高采烈地說,古厝是按"金木水火土"五行而蓋,我不懂其意,他指著右上的屋簷說:上頭畫了一頭獅代表火",進入門廳內,正廳的屋簷蓋像流水一般是為水,右上簷蓋像樹是為木,地上為人字和丁字即是"人丁",原來這工匠還有這麼多心思哩,指著正廳外樑上的圖案,阿伯說那是歌仔戲曲的文人板和武刀,代表能文能武,正廳外掛有"彭城"牌,代表先祖來自大陸江蘇徐州(彭城)人氏,進到正廳內供有神明保生大帝和劉家先祖及遺照,有阿伯的帶領我並不會害怕,只要懷著恭敬的心意,我相信先人不會犯我,阿伯又指著牆壁上的磁磚,有些掉落的磁磚背面寫有"名古屋"的字,阿伯說古厝歷史101年,這些壁磚都是浮雕,不是平面雕,在當時價格昂貴,聽說有大學教授來訪,阿伯才能匯整先人的歷史,看著老舊的神桌,神燈,先人在古厝上施有磁磚之工,思想開化,足見當時在這偏僻湖內小鎮,是村上多麼光榮的事
- Jan 25 Mon 2010 20:12
嘉義二次行(見相簿)
十二點睡覺沒想到三點便醒了,於是繼續躺到五點才起身整理,喉嚨痛了兩天,可能有些著涼,這不會改變我要長征的決定,六點準時出發,途經台1橋頭段時,撲來陣陣濃郁的甘蔗香,聞起來好好吃哩,一小時後來到岡山,今天比上周暖和點,車流稍多,不過風阻較大,目的地是斗六市,這可能是北征當日來回能到達的終點了。車行說後輪胎變形還可再撐一陣子,不過這要騎長途是有點不舒服的,回頭還是更換了吧。
十點到達永康,和上周時程差不多,不過風阻太大,只能以6*2變速騎乘,仍是決定不入新市用餐,直行到善化,自善化北上的台1上周慢車道還在施工,現在已拓寬完成,而且平坦得很,才十點多肚子很餓了,想到田園驛站的7-11用餐,於是只好在善化外環道的草莓園買支香腸來啃,一支要價40元,有點貴說,休息片刻繼續賣力,假日的台1沒有太多車潮,路邊的商家不是沒營業就是租售,不時還可看見零落的重機車隊,或者幾批背著小行李要郊遊的機車,此地到新營還有廿來公里,奇怪一直沒瞧見田園驛站,又渴又餓,時間十二點半,先到了林鳳營,這個農牧大村,有間木造的老車站,上回沒繞進去,這次得進去瞧瞧,中午的車站只有一名老站長,破舊的老車站留藏著許多故事,在整修上略遜後壁車站,稍顯殘破些,台南只剩保安車站還沒有去。